希望下次相遇,我们分别不说再见

2022年08月24日 

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灭绝。一时间,“白鲟灭绝”迅速占据热搜榜,众多网友为此唏嘘不已。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研究员危起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鲟鱼专家组中唯一一位中国成员,也是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的发起人之一。他将白鲟和白鱀豚进行了对比:“诚然鲟鱼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但是白鲟灭绝仍然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白鲟和白鱀豚生态习性不同,一个在长江上游繁殖,一个栖息地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但是它们灭绝的命运与时期却差不多,这并不是偶然事件,更是深刻教训,其它长江水生生物万不可重蹈覆辙。”

白鲟,一种曾和恐龙“同框”的生物,在地球上存活了近1.5亿年。四川渔民常称“千斤腊子(中华鲟)万斤象(白鲟)”。据上世纪50年代的记录,成年白鲟身长可达7.5米,体重达900公斤。巨型的白鲟站在长江食物链的顶端,张口就能吞吃“四大家鱼”——花鲢、白鲢、青鱼和草鱼等大型淡水鱼类,堪称“淡水鱼王”。

事实上,长江白鲟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还是2003年。当时渔民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误捕白鲟后,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曾对白鲟进行救助。

据四川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队长周涛回忆,2003年渔民误捕的这条长江白鲟,吻足有一米多长,背部呈青灰色,局部带有梅花状斑点,通体油光水滑。另一名参与救助的工作人员则清晰地记得,受伤的雌性白鲟重约160公斤,在头部腹皱处共有两处不致命的伤口,一共缝了24针,当时其腹中有卵。

科研人员在给它装上了超声波跟踪器后放流长江,但后来追踪船触礁导致信号丢失,信号再也没能被寻回。直至2019年底,专家推定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此次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表明,长江白鲟被认定已经彻底灭绝。对于许多人来说,第一次认识白鲟,是从它的灭绝消息中。一名网友感叹“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然而,这份更新的红色名录中,也传来了好消息。比如,一些物种成功降级——从"极危"降级到了"濒危"或从"濒危"降到了"易危",主要归功于反盗猎、清山巡套和补鲸禁令等因素。这些保护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力合作,可以有效地扭转物种流失的趋势。


说起物种灭绝
大家总会觉得
这是距离我们日常生活很遥远的事
是只存在于课本上
但其实物种灭绝的进程

从来没有真正停止过

进入21世纪以来,有统计的新增灭绝生物就已经达到了902种,平均每年就有41种生物在世界上永远地消失。据估计,自16世纪以来,地球已经失去了15到26万种各类生物,占到已知200万种生物总数的7.5%到13%左右。这其中为数不少的生物灭绝都和人类的影响脱不了干系,许多动物生存已经岌岌可危。


看下面一组《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图鉴》,来听听珍稀动物们的心声:


为什么野生动物会灭绝?

○ 野生动物栖息地正逐渐破碎或丧失

全球有相当一部分野生动物正处在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到破坏,变得支离破碎或者已经丧失。野生动物被隔离在不同的生境版块内,严重阻碍了它们的迁移与扩散,既增加了野生动物近亲繁殖的几率,也使得传染疾病的危害性被进一步提高。多种因素下,物种濒临灭绝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

○ 过度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正在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并且有很大一部分野生动物正在濒临灭绝。虽说保护工作已经得到有序开展,但由于相关法律的滞后以及社会保护意识缺乏等原因的存在,保护效果并不理想。以野生梅花鹿为例,古时野生梅花鹿在我国分布广泛,东北地区、华北华南、山西、甘肃等地均有亚种分布,但如今华北、山西亚种已经灭绝,东北野生梅花鹿几近灭绝,近几年通过人工繁殖,数量上才有所提升。如今野生梅花鹿在我国已是高度濒危动物,保护工作责任重大。

○ 遗传多样性逐渐丧失

野生动物遗传多样性的逐渐丧失对其保护与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遗传多样性能够反映出生物的进化潜力,并且存在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生物适应环境变化能力越强的自然规律但由于人类的发展在不断压缩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得野生动物逐渐丧失了大范围迁徙和扩散的机会。比如我国的朱鹮种群近交的问题就比较严重,经常会发生幼鸟残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种群的健康发展。

○ 环境污染严重,动物疾病日趋复杂化


环境污染物通常会产生较多的毒性,比如神经毒性物质、内分泌毒性物质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空气、水等媒介转移到动物体内,进而阻碍动物的健康生长,影响动物的繁育等。还有部分有害物质经过食物链的作用会被放大,然后会对整个生物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环境恶劣还使得疾病爆发的几率大大提升,而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受限,又提升了疾病的危害性,每发生一次恶性传染病,都会有大量野生动物丧生。比如发生在青海湖的鸟类禽流感,一次就夺走了6000多只鸟类的生命。


物种灭绝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是电影《流浪地球》开篇的一段话,而这句话似乎也正印证着某些事实。

食物链可以简单表现为食肉动物吃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吃植物,植物吸收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出的有机物,而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吃”所有死去动植物的残骸。

地球是无数动植物物种的家园,各生物体彼此联结,互相约束,缔结成一个生命之网。如果这一网中任一环节遭到破坏,地球生命都将处于危险之中。

但如今,人类不可持续的活动和对物种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正危及全球生物多样性,如不及时停止,在未来几十年内,近四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

行动起来!

用点滴努力换来“不说再见”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与足迹里,传递出对生物多样性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总书记对此开出“药方”:“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古训曰:“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面对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严峻形势,1988年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这次会议上,还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自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加强野生动物个体、种群和栖息环境保护,规范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活动,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以及走私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9年,中国加入到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该公约规定保护的700多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和亚种,我国就有100多个种(类)和亚种,占1/7。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的红皮书,对受威胁的物种划为灭绝、濒危、渐危、稀有、未定等级别。我国则按保护的级别区分为两级,分别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统称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除了理念要跟上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身体力行保护野生动物。比如坚决做到不猎捕、杀害野生动物,拒绝野生动物当“盘中餐”和“商品”;看见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及时阻止;不打扰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活动环境,自觉远离野生动物,自觉爱护野生动物迁徙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不盲目和过度开发森林和破坏生态环境,给野生动物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等等。

美丽身影的“回归”背后,有我们!

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生态修复方面作出了诸多努力

截至2019年年底

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

总面积超过1.7亿公顷,占国土陆域面积18%

目前,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

已经全面实现了禁捕

从2021年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

开始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捕

同时,我们建立了

各类植物园、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使得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人工繁育成功

在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中

野生动物以鸟类最为丰富

占到了全国鸟类总数的1/3

数量达到了400多种

兽类则为62种

该保护区里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

我国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植物

几乎有一半分布在这里

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纳入到了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内

光是高等植物就有1800多种

这里被称为“物种基因库”“鸟类天堂”

“蛇类王国”“昆虫世界”

其中珍稀动植物有

银杏、石松、草鹗、厚唇鱼

角蛙、丽棘蜥、大平头胸龟等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

40年间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

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呈快速优质增长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

由“濒危”降为“易危”

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去年,湖北潜江有市民发现江豚出没

这是近30年来

潜江首次发现江豚活动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其上扬的嘴角和温和的性格

也让它获得了“微笑天使”的美誉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野生动植物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一翼,是推动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我国十分重视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目前,全国有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约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正在逐步恢复。让我们一起看看守护濒危野生动物的青年力量吧!

守护濒危野生动物的那群年轻人

尽管保护濒危动物依然任重道远,但仍有一群人用奋斗与热爱书写着自己非凡的人生,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发展贡献了新时代青年力量。

国宝放归路上的“追猫人”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团队曾获2021年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他们关注“国宝”行踪,穿梭竹林溪流,常年追寻着放归大熊猫的踪迹。为了给参与野化的熊猫记忆“去人类化”,工作人员穿上特制的套装,和熊猫进行亲密接触,照料它们的日常。不论是密布的丛林还是遍野的荆棘,他们对大熊猫放归路上的一草一木烂熟于心,始终奔赴在圈养大熊猫放归的一线上。

“河狸公主”初雯雯

初雯雯,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青联委员,于2018年创建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2017年,初雯雯和同伴发起了“河狸食堂”公益活动,呼吁广大网友将零食钱节省下来用于给河狸种树,此项目一经发起便在网上得到了广泛传播,不仅让百万网友知道中国也有河狸,还为可爱的河狸宝宝建起了40多万棵灌木柳树苗,为河狸送去生的希望!经过初雯雯的努力,蒙新河狸从最先的162窝,变到了如今的190窝,创造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20%的奇迹!

“江豚守护者”谭格

2021年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获得者谭格是一个“90后”岳阳妹子,性格英姿飒爽,做事雷厉风行。


大学毕业后,谭格加入了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近年来,谭格和协会志愿者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围绕三大攻坚目标,铺开29项工作,成功救护江豚等珍稀野生动物694只。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江豚,谭格开始走进学校、社区和街道,为孩子和居民讲述保护江豚及生态环境的知识。
如今,在谭格和协会志愿者们的努力下,洞庭湖区的江豚从2012年的80多只增长为2017年120多只,“5年一次的监测,等到了2022年,相信这个数字还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她透露,目前,洞庭湖水域的江豚稳定栖息种群达210只。


鸟类守护者——上海崇明东滩鸟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中心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中心于2021年获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其所负责的上海崇明东滩保护区在东北亚鹤类迁徙网络、东亚雁鸭类迁徙网络和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水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历年共记录到各种鸟类290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候鸟在东亚-澳大利西亚间往返穿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串联不同思想、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见证着地球文明的生生不息。东滩作为迁飞路线上重要的驿站,为南来北往的候鸟提供关系生存的重要补给,这里是他们旅程中的“加油站”。


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中心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迁徙鸟类、洄游鱼类及其栖息地保护等生态文明知识的同时,在如何加强优美生态环境保护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组织青少年开展“爱鸟周”自然笔记大赛等。


生物多样性探索者米红旭

米红旭一毕业就加入了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青年团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已有10年。多年来,鹦哥岭青年团队扎根深山,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并有效开展红外线相机兽类监测等专项调查,初步建立红外线网格化监测体系。随着保护和监测的深入,红外线相机记录到的野生动物种群不断扩大,原来罕见的物种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鹦哥岭青年团队的足迹印遍了这片雨林,他们与这里的鸟兽虫木为友,监测熟悉它们的行为,记录整理它们的故事,用心保育着这片雨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10年间积累的影像资料,出版了7本鹦哥岭生物多样性图鉴,发现了50多个新物种。


多年来,鹦哥岭青年团队跋涉于人迹罕至的山林之间,用镜头捕捉野外生命不为人知的姿态和秘密。“这里有太多的物种,以太多我们尚不知晓的方式相互关联着,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促进整个生物圈的稳定和功能发挥。”米红旭说,“我和同事们会继续守护和探索!”


伴随着守护者们的艰辛付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之路逐渐宽敞起来,越来越多的濒危动物踏上了回归自然之路。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像这些守护者们一样,不畏艰险,不忘初心,一路奔跑,为保护濒危动物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帮助更多的濒危野生动物能够在自然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