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脚步丈量西部 志愿心火点亮山河 | 大庆师范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典型事迹(一)

2025年03月12日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姑娘,背上行囊,跨越山川湖海,从黑龙江大庆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在界碑的倒影与沙棘花的倔犟之间,她将青春锻造成一把钥匙——解锁荒原的贫瘠,叩响孩童的星眸。这个来自东北的姑娘,正以志愿者的名义,在西北经纬线上重绘“故乡”的轮廓。她就是袁雪芹。

逐光前行

梦想种子悄然萌发

初入大学,袁雪芹从学校老师口中了解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许多青年带着热爱奔赴西部,在国家发展的征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那时,一颗奉献的种子在她心底悄然种下,她渴望成为像张丽莉老师一样舍己救人、甘于奉献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大学四年里,袁雪芹不断充实自己。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加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一次次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曾三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四星级、第十届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大庆市优秀志愿者、两次“优秀共青团员”、两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一项项荣誉见证着她的努力与成长,也为她的梦想积累着力量。

跨越山海

奔赴西部坚定抉择

2023年毕业季,当同学们都在为考研、考公、考编忙碌时,袁雪芹毅然选择报名西部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誓言成为她前行的动力。她独自一人,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祖国的东北油城来到西北边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

初到新疆,生活和工作的困难接踵而至。陌生的环境、巨大的压力,常常让这个20岁的姑娘在夜里辗转难眠。但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她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的信念。

坚守岗位

汗水浇灌成长之花

袁雪芹在2023年8月—2024年8月服务于北屯高级中学团委,主要负责抓好共青团的基础工作,做好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查团员档案,她仔细核对每一个日期数据;组织团课,她与青年教师一起精心打磨课件;为提升学生的奉献意识,她带领学生到火车站、养老院做志愿服务;值周检查、社团活动、国旗班训练……每一项工作她都身体力行、全力以赴。

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背后是无数个忙碌到凌晨的夜晚,是她辛勤地付出与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袁雪芹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收获了人生智慧和成长感悟。

红色洗礼

信仰力量愈发坚定

参加“西北之北 爱国之行”红色研学教育,是袁雪芹人生中的又一次重要经历。在军武哨所,她看到马军武夫妻不惧恶劣条件,坚守边防三十余载,用生命践行“绝不把国土守小了”的誓言;了解抗洪守土保卫战,重走戍边、巡边路,聆听兵团人“三献”故事,胡杨的坚守,老兵的赤诚,兵团的担当——这三把火种在袁雪芹心头燃成燎原之势:守我山河寸土,当以青春为界碑!她终于读懂:这片土地需要的不是过客,而是愿将青春淬炼成星火的守夜人。

薪火相传

红色种子播撒希望

在课堂上,袁雪芹会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讲述自己参加西部计划的初心。本以为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太过遥远,没想到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学生何颖颖说:“以后一定要去东北看看,因为那里是小袁老师的家,我也想成为像老师一样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感的人,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照亮他人的道路。”

原来,自己也可以成为一颗红色的“种子”,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孩子们的肯定让袁雪芹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激励着她在西部计划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勇毅新程

巾帼担当绽放芳华

在北屯高级中学团委的工作渐入佳境时,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悄然降临。她主动调岗至第十师北屯市妇联服务。这一转变意味着她要告别熟悉的校园环境,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启一段充满未知的征程。

刚到妇联时,面对妇联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袁雪芹感到压力巨大。妇女权益保护、家庭教育指导、女性就业创业、“两癌”知识科普宣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每一项都关乎着女性的切身利益,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她主动查阅大量妇联工作相关的资料,学习政策法规,积极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她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妇女事业的热爱和担当。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她的人生阅历,也让她更加坚定了以巾帼先辈为榜样,让芳华绽放在每一次的努力中,绽放在为梦想奔赴、为价值坚守的漫漫征途里。

每一份付出都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每一次努力都是对使命无悔的践行。在未来的日子里,袁雪芹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西部大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青春之花,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宋俐俐,责编:吕金凤 陈璐瑶,审核:张芮荧,编辑:顾静美)